2007年11月13日星期二

Andy Warhoir

如果现在安迪-沃霍尔还活着,如果我们再次问他:“你觉得人和计算机有什么区别?”,估计他还会坚定又懒散的回答:“人是另一部机器。” 最近读《我将是你的镜子------安迪-沃霍尔谈话录》,其实是昨晚读的,大脑里不断蹦出很多碎片。这个波普巨匠在那个商业时代玩弄他的波普艺术和波普语言,惹恼了很多人,也让更多人狂热追捧他的作品和处世言行。而今,我们这个时代,手搭凉棚遥看,他那个时代的商业刺激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可是彻底的“我消费我存在”的物质主义大时代了,也许他活到现在会因为一个苹果的IPOT或者一只电动按摩浴缸能搞出更多的灵感来,商品和流行元素混杂交合,颠覆主流的审美习性,复制,抄袭和挪用,将传统意义的美学概念粉碎的更无情,没有什么比“令人尴尬的经典”更让人难忘了。想到《士兵突击》里一句台词:“你以为你在玩艺术呢?艺术把你玩了吧!…”,当很多人复述着慷慨的陈词滥调时,许三多在自问:---我要做有意义的事吗?----我要做!”一块棱角不太鲜明的碎片击中我不太发达的小脑,我突然明白,许三多其实就是个波普人------啊。安迪-沃霍尔在谈话里的思维方式和许三多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记者问“什么是波普艺术?”,沃霍尔回答“是”,记者再问“你怎么看美术馆里的作品?”,沃霍尔回答“它们挂在那里好,但没有意义。想。” 记者又问“你做的那些电影有什么意义吗?”答“没有”。类似的逻辑让我想起阿城在《威尼斯日记》里写的一个公案:“问:什么是禅?答: 麻三斤。” 《士兵突击》里特种兵连长问成才“老A是什么?!”成才答:“老A代表最好的,老A…….!”连长打断说“错!----A就是一块布!”。安迪-沃霍尔的闪烁其辞和“玩世不恭”的背后无限延展了破坏原创力的能量,当一个创意无限的“坏孩子”远比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来的畅快和逍遥,即使是现在,领略他的世界也是让人兴奋不已的。也许意味反抗的波普无处不在,《阮玲玉》女主角向嫖客吐烟圈算是吗?没有灵魂的消费时代里,每部机器都具备越来越相同的面貌、思想和目标,煞有介事里隐藏着巨大的虚无。那么,就多来几个沃霍尔吧。:)

2007年11月8日星期四

Lust-Caution

据 说拍摄过程中他抑制不住哭了很多次,作为导演他已经化身了很多感情角色在里面,易先生和王小姐身上都有他的悲伤,他的愤恨和他的热忱,有人说他正在整理和 过度一次中年危机。听上去很玄。也许李安本身其实是个女儿心。听银幕上一句一句的张爱玲风格的对白、加上又藏又露的细节和旧上海浓郁的气息,虽然没了情爱 交织的重要部分,却也能看进去,气氛是搞成功了。李安说过他从不会以“好人”还是“坏人”区分人性好坏,这也是张爱玲小说里一贯的世俗红尘下隐藏又漏出的 真谛。“坏人”易先生在艺妓馆里对王小姐说出“我比你知道什么是娼妓”,听王小姐为他唱歌潸然泪下。“好人”吴先生说着“完事之后送你去英国和父亲团圆” 的谎言,从容烧掉了王小姐写的家书。这“意识形态”不是乱了吗?看王小姐,这革命很不彻底的样子,没过几招,就不由得说出“他是不是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和 “我恨你”的话来,假里已然带了真,动了情。这部电影删掉了色,没有了大段反应他们感情变化升级的床戏,女革命者好像变成了物质女人,为了一颗大钻戒就放 走了易先生。我看电影之前做的功课,正好用来辅助联想力的加强了。结尾处有段微妙感人,王小姐放走易先生后在街上游荡,叫了黄包车顺口说了去处,竟还是他 们幽会的地方,当然是去不了,戒严处堵住人流攒动,她越来越宁静的样子,旁边人群里一老太太用上海话在喊:“我得回家啊,我要回家烧饭的!放我过去。” (绝 对的张爱玲啊),王小姐听到和大家一起笑起来,脸上恬淡,好像归家。汤唯的脸上有点小婴儿肥,很白,樱桃小红口,很秀气。第一次和梁朝伟在雨中正式照面的 那场戏里,她演的够精彩,少女的娇羞,无意间撞到的慌乱都透的新鲜亮丽,真假难辨。梁朝伟的阴霾之气够足,可惜看不到他如何演绎情爱,第一次变态式的做爱 惊了全场,不过放到他把汤唯撞到墙上又扔到床上就喀嚓过去了,当然是着衣啦,接着就是切换了王小姐又开始应酬和情入佳境,原来这个就是躲闪蒙太奇啊:), 确实感觉莫名其妙。只有等待全版盗版了,估计得等全球色戒档期都下了才行。:)

Secret Sunshine

《密 阳》是部令观者意外遭遇残酷的电影,看到后面我坐直了身子,好严肃起来,似乎不这样就承受不了电影里的绝望带来的压迫感。韩国近几年的宗教气氛甚行,以致 都有团体传教到别国遭了绑架。李沧东的这部电影借用一个不幸对宗教的本质作了质疑,悲剧不难拍也许,我们周围不到处又令我们麻木的不幸在发生吗。但把思辨 和痛苦挖掘到人本质的体验和生活中去,却很难。小镇的阳光,简单粗糙的百姓和钢琴的悠扬,一切把我们的眼睛蒙蔽起来,直到悲剧发生,丈夫没有了,儿子也在 这个她想重新开始生活的地方被人杀死,这个他丈夫的故乡。随后信教拯救了她,绝望和悲伤的她开始快乐,诉说自己的感受,同所有信教者所做的一样。精彩之处 就是在这个过程里,她准备心怀宽容和宁静地、甚至带着某种骄傲感去向杀人犯告知已经原谅他的罪行时,监狱里的罪犯已获得新生气色红润的告诉她,他自己已经 被上帝原谅了,现在内心很平和。原来他也信教了。一个讽刺?一份喜悦?女人出了门立刻晕了过去。从此开始怀疑上帝的道德,上帝的操守,开始勾引牧师,并破 坏教徒的聚会。绝望的做,绝望的活,绝望的思念…..。阳光的路上,她总是抬头看那最明亮的光线, 喃喃自语。痛苦不断升级,到最后的崩溃,到最后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支撑,直面悲痛和愤怒。李沧东曾说他“不相信幸福”,信仰的质疑和反叛中从最初的驯化到 后面的个人化“自我审视”(结尾处她在镜子里审视自己的暗喻),显现导演的冷静的“旁观”态度,幸好最后寓意了一丝角落的“密阳”,没 有给死穴,给我们留了口气去舒缓压抑。孤独是人的命运的本真,我不认为这是个爱情电影,修车铺老板的角色也是在残酷里加的一剂润滑罢了。全度研的表演控制 的相当出色,韩国竟然有这样的内力十足的演员。密阳让我记起欧洲那部探讨宗教的丹麦电影《破浪》,导演拉斯冯。特里尔显然走的更远。

碎片--尘嚣

一。

看朱丽叶.德普丽自导自演的《巴黎两日情》,估计大量的对白都是她自己写的,和多年前她和霍克演得那个不停走、不停聊的片子是一个套路。这部电影里一对婚姻出现问题的夫妻为挽回以前爱的热情,想重回旧地一起旅行,从纽约到意大利,途中在巴黎女方家里小住2天。这里的爱情似乎已经萎缩还更有2种文化的冲突隔膜,爱的荒芜阶段可以感受,但难以形容,鸡毛蒜皮里冒出习惯和木然,好看的还是美国丈夫面对法国人的生活、思维方式露出的尴尬和反应,很幽默,但有些夸张好像,显得美国人似乎太传统了。惊叹朱丽叶.德普丽的老态,身段似乎还没变化,看美女老成这样真是残酷。《白》里的纯洁加邪性的美还犹在眼前浮现,这个女人已经在这个电影里大大咧咧狂秀她塌陷的双眼和粗糙的皮肤了,毫不在乎的样子。法国女演员确实有这样的勇气,真敢崇尚自然。

二。

有文字情结的人是自卑敏感的,拿那方块儿藏起自己或者放下自己到很低处,

很低处并不一定开出花来,却容易滤出污物。

如同女人对于爱情,总是扯淡的幽怨,平生总会来那么几次,做枯萎状。

总是有怨气会失掉智慧,是可怜。也不必太冷静,那更是可怜的终结。人生路啊,越走越无常。

三。

艾米莉豆豆变成浪荡女在《巴黎拜金女》里展示她的美貌和调皮,我周末看的一个大俗片。

看完了就全忘了看过什么,更不必作思想者,这就是俗片的好处。

就记得她漂亮洁白的肌肤和略带沙哑的嗓音,有时候她撅嘴说话的样子和一嘟噜法语像豆豆一样蹦出来时,我就立刻回到了那看了八百六十回的《天使艾米莉》情境里。不愧叫豆豆,真是可爱,让人立刻原谅了她接拍了这么无聊的商业片的商业行为。这么美,让人焦虑。

四。

周作人说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两个鬼,一个绅士鬼,一个流氓鬼。

误读之间

听说法国人被评为全球最差游客了,这是英国著名旅游网站Expedia.co.uk每年的全球游客调查中今年5月 出炉的结果,根据访问欧洲酒店业人士调查对各国游客的看法,据说很有信服力。日本游客获选为全球最佳游客,美国人、瑞士游客分列第二及第三位,法国人被搞 到最后这样的结果着实令我们不禁会窃喜一番,中国人在调查中的排名是倒数第三,鉴于我们旅客长期在国际上的恶名,这个名次确实如同嘉奖一般,说明我们进步 了。

我 周围那些对法国人颇有微词的人也是会心一笑,平时大家会时不时嘲笑一些法国人的毛病,拿他们一些行为方式开涮,那些说辞严厉和评价苛刻的反而都是在法国公 司工作或者和法国人相处多的人。一个在旅行社工作的女孩,他们是专接法国团来北京旅行的,她说他们的导游常常抱怨法国人在餐馆进膳后,总是偷拿走中式筷子 等小用具,表面上还若无其事的。另一个朋友是在法国公司工作,她的一个法国同事竟然休息期间喝她的咖啡,出外会餐会扔下同事离席逃避掏腰包,并时常乱用别 人的电脑而不打招呼,还有一些其他的九流恶习。

大家觉得问题法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爱抱怨,相当的严以律他,宽以待己,这个对提高别人的素质确实是有好处,但他们自己可能积怨成多导致抑郁症也说不定,尤其是那些呆在北京这类发展中地区,他们相当容易患得患失。是民族性格使然,还是什么鸟都有,林子大了这个自然因素存在(中国现在不是鸟种更多嘛),而基于一个庞大的背景:法国的特殊文化地位,多少人对法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喜爱,大批哈法族的产生和夹杂虚荣和势力的热忱,以及当今法国的倒退没落”....

这里就会产生一个相悖的问题:法国人也是人啊,很多法国人其实懂得的很少,知识面窄而且以为法国就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干嘛偏拿法国说事呢?相互即爱又怨,不是有病吧。我想这是因为源于-------误读。误读的另一面效果更有趣:大批的、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涌向东方,奔向中国,然后很失望,又依赖失业金换成人民币过活,发现也不错,有些有所作为,有些成为他国土地上的白色垃圾,偏偏还有很多国人还往垃圾上洒香水并拼命嗅。

为 什么说是误读呢?其实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误读是基本元素,充斥生活。大家都是在误读中前行。如同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模式,实际上是天壤之 别的。女人在幻想浪漫的时候,男人暗自盘算买花的钱还不如去吃个大餐划算,即使把烂漫玩弄股掌的人,也把其物质利益化了,利器而已。大家有时聊天会说,把 法国文化与人要分开看,其实还是个误区。

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误读历史由来已久,我们是把他们看太高而幻化了,而欧洲人在哥德时期就已经达到某种对中国的误读高度。哥德时期的中国热,不过是一种上流社会追逐异国情调的时髦,在《哥德谈话录》一书中,哥德以难以置信的热烈口吻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这些对于欧洲人来说似乎很内行的话,有意无意的暴露了哥德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哥德心目中,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金鱼总是在池子里游着,鸟儿总是在枝头跳动,白天一定阳光灿烂,夜晚也一定月白风清。中国成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乌托邦,成了诗人脑海里的理想之国。歌德相信,除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国的诗人在田园情调之外,一个个都很有道德感。

法国60年 代,5月革命,左派思潮当时风起云涌之时,在巴黎的萨特和西蒙波瓦极力推崇中国的革命运动,但当他们来中国走了一遭后,却沉默了下来,安东尼奥尼去中国拍 了电影《中国》,受到周恩来的热情招待,却发现了和他心目中不一样的东方红色彩,最后他的电影在中国被禁,并被广泛批判。对于他们,是寻找另一个自我和另类一种精神家园的表达途径,更多是一种形式上,一种特有的对现实反抗的姿态。所有都是某种误读的结果。

抄段傅雷的话:真 了解西方的东方人,真了解东方的西方人,不是没有,只是稀如星凤。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彻底消化的人,文化遗产决不会变成包袱,反而养成一种无所不包的胸襟, 既明白本民族的长处短处,也明白别的民族的长处短处,进一步会截长补短,吸收新鲜的养料。任何孤独都不怕,只怕文化的孤独,精神思想的孤独。